2016丙申猴年清明之际,国医大师王玉川老先生驾鹤西去,只留得中医学界无数叹惋与悲痛。我校为缅怀王老先生,并传承发扬其学术精神及高尚品质,特约采访中医基础系教授郭霞珍老师,来讲述她眼中的王老先生,以示大家风范,鼓舞后辈的中医学者。
【治学严谨,言传身教】
据郭教授回忆,王老几乎每天都泡在办公室或图书馆里,就连寒暑假也都用来查阅文献,研读中西医药的各类相关书籍,抑或备课抑或写作之中,留下了几十本读书笔记。在郭教授为我们展示的王老手写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泛黄的本子上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备注明确,该句出于何处,由何人所写,写于何年何月,一目了然。很难想象在没有便捷的电子信息检索系统的时代,查阅如此丰富且细致的资料需要耗费多少的时间、精力与耐心。此外,王老擅长总结对比,喜欢用图表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不论是在厚重的笔记本还是在轻巧的台历纸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幅简明扼要的手绘图表,其内容不乏中医类方对比以及中西医理论对照等,可见王老并不拘泥于中医的理论研究,博古通今,涉猎广泛,博采众长。
交谈中郭教授回忆当年在撰写学习《内经》体会的文章时,对《素问·五脏别论》“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句中所言的“五气”,理解为“五时之气”,即指“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五时所主的风、暑、湿、燥、寒不同的气候特点。可当郭教授将文章拿给王老批阅时,王老却批评她没有理论依据,还说依据王冰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的注:“‘五气’为‘臊、焦、香、腥、腐’五种气味“;当时郭教授据理力争,说人的鼻子主要是与体内外气体交换有关,此‘五气’应该指外界的空气,与五时所主的风、暑、湿、燥、寒气相关。还有关于“四维相代”的理解,当时有作“四肢交替肿”解,郭教授也认为,此“四维”应该指“四方四时”,依据下文“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句,此“四维相代”可为寒、暑、湿、风四种邪气更替伤人。王老对她说:“虽然只是一篇学习体会,但是也不能全凭自己想象”。让她去找出证据来,当时并不服气的郭教授回去广泛阅读文献,终于在《黄帝内经素问》吴崑注本中找到了可以佐证的依据。没想到,当郭教授再次拿着证据欲与王老争辩时,王老竟然哈哈大笑,称自己早已知晓,弄得郭教授哭笑不得。王老说:“口说无凭,我就是要让你自己去翻书,做学问要做到有理有据,不可空口无凭。”提起这段往事,郭教授至今仍对王老充满感激,称若不是王老言传身教,让她如此细致地查阅书籍,也不会在探寻过程中发现五运六气的研究价值,并确定了日后与中医学专业“天人相应”理论有关,研究五脏本质的《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文献整理与实验研究的方向,一干就是30多年,研究成果目前还受到了科技部相关部门的关注。
【润物无声,大爱无言】
郭教授告诉我们旁人从外表上评论王老性格古怪、不爱说话,其实他是一位心系学校,关爱学生,为中医事业发展充满激情而又默默付出,潜心于研究学问的一位真正的学者,不是性格古怪而是不说废话。访谈中郭教授很少提及王老的各种职务,因为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王老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他的性格可以用“高冷”来形容,直言不讳、特立独行,从不沽名钓誉。可就是这样一个“无所谓”的老先生,对于我们学校,即bt365亚洲版体育在线 - 欢迎您的名誉与地位,王老却充满了责任感与使命感。王老调任于我校后,由于口音问题,北方学生很难听懂。他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听得懂,提前将每节课的讲义汇编成册,复印后赠予大家,如此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们深感“师恩难忘”。多年前,王老得知郭教授在整理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相关内容,便将其撰写的《运气探秘》一书签好名字、包装整齐放于学校传达室。时为内经教员的郭教授收到这份意外的礼物时,内心充满了感激与喜悦,没想到一个普通的教员,竟能获得如此厚礼,不禁眼眶湿润,感慨万千。
郭教授回忆,王老还经常出现在自习室里,给学生们义务“补课”。他喜欢走到学生身边,与大家一起探讨内经理论,不解之处予以点拨,拘泥之处予以发散,使学生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是有口皆碑的公众评价。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郭教授不时转身,从身旁的箱子内拿出王老生前的笔记、资料,向我们展示、讲解。翻看王老的笔记本,大多是废纸、旧纸粘贴装订而成,即便是一张小小的32开台历纸,也都密密麻麻承载着王老辛勤的汗水与扎实的医学功底。虽然纸张破旧,但王老隽秀的字迹清晰可见,笔迹工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让我们大为震撼。透过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王老对于学术研究有着一颗无比热忱的心。在提及王老与学生的情谊时,郭教授更是笑容满面,言语中流露出对于王老的感恩与怀念。采访结束时,郭教授还赠予我们两篇王老的文章,并选取其中部分段落,逐字逐句地念给我们听,觉得见解独特之处还为我们加以讲解,郭教授不住地感叹道:“王老虽然嘴上不说,但他心理什么都明白,不善言辞的他笔锋犀利,措辞幽默,言论新颖。王老走了,是我们中医学界莫大的损失”。
(北中医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