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著名生物医学类期刊 Theranostics (IF=8.579)全文发表了由我校针灸推拿学院刘存志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 Electroacupuncture ameliora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by activating α7nAChR-mediated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in postoperative ileu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可能通过迷走神经背核兴奋迷走神经,激活巨噬细胞上α7nAChR介导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术后肠麻痹小鼠胃肠动力的恢复。我校2020届博士研究生杨娜娜为第一作者,刘存志教授为通讯作者。
术后肠麻痹是以胃肠传导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该症发生率高,不仅会推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活动能力,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花费,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针灸已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各阶段的干预,包括术前针刺预防恶心呕吐、术中辅助麻醉及术后治疗尿潴留、肠麻痹等疾病。针灸可促进术后肠麻痹患者排气、排便,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确切,但针灸的作用机制尚有待阐明。
频率是电针刺激最常调节的参数,不同频率产生的效应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明确电针疗效,刘存志教授课题组首先采用1mA的电针强度进行最优频率(2Hz、10Hz、30Hz和100Hz)和最优穴位(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天枢、中脘和关元)的筛选。实验发现以1mA,10Hz电针刺激下合穴足三里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的胃肠动力和炎症反应,而相同的电针强度和频率刺激天枢则不能发挥作用。在明确电针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电针足三里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表面的α7nAChR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肠肌层巨噬细胞的激活,并且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降低胃肠局部的免疫反应,而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不参与该抗炎通路。同时,研究团队还强调,上述研究结果并不代表天枢穴不能治疗术后肠麻痹,在合适的频率下天枢穴同样可以改善术后肠麻痹模型小鼠的胃肠动力,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足三里穴不同。
为进一步明确电针刺激下肢足三里穴兴奋胃肠局部迷走神经的信号传导通路,课题组采用脑室注射、神经切除等技术,发现迷走神经背核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迷走神经背核是胃肠局部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起源,而电针通过降低迷走神经背核中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上抑制性受体GABAA的表达,兴奋颈/膈下迷走神经,进而发挥抗炎作用。刘存志教授认为:“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迷走/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发挥抗炎作用,在这里我们发现,电针足三里主要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发挥其治疗作用。”
该研究较为完整地揭示了电针治疗术后肠麻痹的神经-免疫学机制,表明了针刺的抗炎作用与不同穴位和刺激频率密切相关,揭示了针灸理论“合治内府”的现代科学内涵。该项研究不仅为阐明中医针灸治疗术后肠麻痹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同时还为针灸融入现代医学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传统医学干预手段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实现针灸与现代医学的优势互补、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的相互促进和转化,充分彰显了中医针灸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针灸推拿学院)